买球app软件官方

你的位置: 买球app软件官方 > 新闻动态 >
新闻动态
1970年谭甫仁在云南遇刺,13岁小孩成为破案关键_调查_马红苏_周总理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0:58    点击次数:137

1970年,一名身材高大的蒙面男子悄无声息地闯入了军区大院,手中握着两把59式手枪,目标直指政委谭甫仁的住处。紧接着,军区大院内响起了两声枪响,打破了夜的寂静。枪声很快引起了守卫的警觉,他们赶紧聚集在谭政委家门口,敲门时却久久没有回应,直到警卫员急匆匆地前来开门。保卫队长见状,顾不得多说,立刻冲进了屋内。

令人震惊的景象映入眼帘:谭政委的妻子王里岩头部中弹,已经倒在血泊中,而谭甫仁本人则被发现在书房的楼梯口,头部和腹部均中枪。尽管当时他还未当场死亡,但伤势过于严重,已是奄奄一息。保卫队长迅速将他送往医院,并向上级汇报了事件的经过。

消息传到毛主席和周总理那里,两位领导愤怒至极,迅速下令彻查此事,誓言绝不放过幕后黑手。

展开剩余78%

谭甫仁出生在广东仁化,参加过南昌起义,并与毛泽东同志并肩走过了长征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等多个战场。他在黄洋界保卫战、淮海战役等战役中屡建奇功,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开国元勋。1949年建国后,谭甫仁晋升为中将,但这样一位英勇的革命将领却在自己家中被暗杀,这一消息传出,国际社会无疑会大肆炒作,损害中国的声誉。

毛主席立即委托周总理亲自处理此事,誓言必须揪出幕后凶手,彻底查清事实。

事件发生后,昆明的氛围异常紧张,许多军官都感到自己可能会成为下一目标。事件调查迅速展开,首当其冲的是负责安保的警卫员。他被立刻控制并开始审问。可是,这名警卫员在审问过程中显得异常慌张,甚至试图推卸责任,声称当晚只有他一个人负责警卫任务,其余三名同事被派去学习班。由于他白天过于疲劳,所以完全没有听见枪声,直到外面响动很大才反应过来。

然而,王克学从他的叙述中发现了明显的漏洞,怎么可能一个警卫员对枪声如此麻木?一声呵斥后,警卫员终于露出了马脚,语气不再坚决,开始交代了实情。

原来,案发当天,警卫员正在与比自己年长30多岁的保姆在隔壁房间发生不正当关系。外面的动静令他误以为自己被发现,于是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,直到意识到事态不对,他才打开门,却已错过了最佳时机,凶手早已逃离。

虽然案件一度陷入僵局,但周总理的指导让调查方向有所突破。他指出,凶手很可能来自内部,关键在于找出失踪的武器。根据现场弹壳的痕迹,调查人员确认凶手使用的是59式手枪,军区大院的保卫科也确实少了两把59式手枪和一些子弹,这进一步验证了周总理的猜测。

就在调查进展缓慢之际,一个名叫马红苏的小孩提供了破案的关键线索。马红苏的父亲是机关干部,他在与马红苏的对话中得知,案发当天晚上,马红苏曾遇到一名高个男子,询问俘管所保卫科陈汉中的住所。虽然马红苏迷迷糊糊地指了路,但这段话引起了调查人员的注意。马红苏还回忆起,这名男子曾是王昆明的父亲,王昆明与他家住得很近。

经过进一步查证,王自在,保卫科秘书的名字出现在了调查中。通过细致的调查,王自在的身份逐渐明朗。

为了进一步确认,调查人员决定暗中进行指认。次日,景儒林指示让所有有嫌疑的人参与打扫卫生,而马红苏则在一旁悄悄指认,结果他两次都准确认出了王自在。王自在此时已经意识到自己暴露,开始心生逃跑之意。

12月23日,陈汉中带队准备暗中抓捕王自在。两人进入王自在的房间,王自在早已有所准备,趁机从鞋子里掏出枪支,向陈汉中和另一名人员开枪。见二人倒地,王自在迅速冲出房间,但很快被门外的警卫队截住。

王自在知道自己已无法逃脱,最终选择用59式手枪自尽,结束了自己的一生。

王自在曾是保卫科科长的秘书,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曾立下赫赫战功,但为何最终走上了这条不归路?据了解,随着阶级斗争的不断加剧,许多曾有污点的干部受到批斗。王自在因曾杀害革命人士且涉嫌其他罪行,受到调查并被谭甫仁下令关押。深知自己难逃此劫的他,决定通过暗杀来引起更大的影响力。他的目标是谭甫仁和陈汉中,然而,因一场意外,陈汉中幸免于难。

这场精心策划的暗杀案最终以失败告终,然而,谭甫仁因伤势过重,在1970年去世,享年不高。作为一名在战场上屡次立功的英雄,谭将军在和平年代竟死于暗杀,这不仅令身边的人深感痛惜,也让无数人对这场悲剧心生痛恼。

发布于:天津市